当前位置:评测网 > 百科 > 正文

哈萨克族网站 哈萨克族简介

导语:哈萨克族简介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从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里吸收了许多词汇。不少人兼通维吾尔语、汉语和蒙古语。原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哈萨克族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从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里吸收了许多词汇。不少人兼通维吾尔语、汉语和蒙古语。原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哈萨克族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西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历史

  哈萨克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其族称最早见于15 世纪中叶,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组成、后有12 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 世纪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 世纪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哈萨克人除少数从事农业生产外,绝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终年生活在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他们放牧、运输、远行,甚至是生活上都离不开马。每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荣耀,以他们是“ 马上的民族” 为自豪。名贵的伊犁马是他们的骄傲,2000 多年前因其矫健俊美被汉武帝誉为“ 天马” 。

  哈萨克族音乐

  哈萨克族约有人口八十余万,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青海西部等地区。哈萨克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有本民族文字。哈萨克族人能歌善舞,他们有许多歌手和民间诗人。『冬布拉』是著名的哈萨克民间乐器,快乐的冬布拉曲,优美的民歌,生动地体现了哈萨克人的性格和风俗。

  哈萨克族礼仪

  哈萨克族庆节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历中上也有过一夫多妻制,但这些现象主要存在于贵族和富户中,哈萨克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所以以女为贵,注重门第,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富者赠骆驼百峰,相当于500 区马或才1000 只羊,贫穷人家,男方也要给女方送“ 吃奶礼”“ 成婚礼” 以及衣物等等,贫穷人家有“ 换门亲” 的习惯,以抵消彩礼。哈萨克的婚姻制度一般是终生的,通常不允许离婚,旧时还有“ 安明格尔” 的婚姻制度,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遗俗,妇女死了丈夫后,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近亲,或在本部落中为其选择一人,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自由改嫁,通常中年妇女丧夫后,大都不再改嫁,不愿改嫁的寡妇,被认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称颂。

  哈萨克人注重部落外通婚,这是哈萨克人为繁衍人口自然形成的优生制度,同一部落的人一般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须在七服以上,还须征得部落的长者同意,联姻的两家人还需要有七水之隔,不管是否父母所生,只要吃过同一女人的奶水,就如亲兄妹,不能结婚。

  哈萨克族服饰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草原游牧文化特征。传统服饰,尤其是男子服饰的原料多取自羊、马、骆驼等牲畜的皮毛,在式样、类别和功用上,也都表现也便于骑乘游牧的特点。

  不随便摘帽

  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按照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妇女的帽子、头巾和披巾,在婆婆家和不熟识的异性面前绝不能随便摘掉。无论冬夏,男女也必须戴帽,这与其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的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宗教禁忌脱帽露顶,自然也表现在哈萨克族的服饰习俗上。

  男女老幼皆穿皮靴

  哈萨克族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皮靴,外套套鞋。皮靴有两种,一种是长统皮靴,靴套长至膝盖以上,后跟较高,靴内一般套毛袜;另一种是男子狩猎时穿的靴子,有包头,靴后跟很低,柔软轻便。夏天的靴子靴底薄,穿起来凉爽舒适。套鞋是用软皮制作的平底鞋,外面多用蓝色或其他颜色的布缝制成各种美丽图案。

  图案着色各有意义

  哈萨克妇女关于刺绣,刺绣方法有挑花、贴花、补花、钩花、刺花等。衣领、袖口、衣服的前襟、下摆和帽子、套鞋、靴子及挂毯、窗帘等日常生活用品,多饰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组成的图案。图案的著色富有像征性,他们认为,蓝色表示蓝天,红色像征太阳和太阳的光辉,白色像征真理、快乐和幸福,黄色像征智慧和苦闷,黑色像征大地和哀伤,绿色像征春天和青春。据考证,哈萨克族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与古代中亚游牧民族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古代乌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哈萨克族的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男人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的" 吐马克" ,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冬季,哈萨克族男于的外衣多为羊皮大氅,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夏季喜穿一种皮面布里、内夹驼毛的大衣" 库普" 。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多姿多彩。哈萨克族妇女爱穿连衣裙,但最讲究的是头饰。未出嫁的姑娘戴" 塔合亚" 、" 标尔克" 等类型的帽子和" 包巾" 。" 塔合亚" 是下沿大、上沿小,呈圆斗型的帽子,一般用红色和绿色的绒布制作,用金丝绒线绣花,并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的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高顶的" 沙吾克烈" 帽,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戴绣有" 颊克"克衣米谢克" 套头巾,老年妇女戴白色披巾。

  哈萨克族饮食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别喜欢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

  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冬肉,马奶子,奶疙瘩。

  哈萨克族建筑

  哈萨克族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 巴塔” 。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宗教

  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西元11 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但一部份人保留着萨满教的习俗,崇拜自然、灵魂和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评测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capqz.com/qinzi/1955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简介 下一篇: 乌兹别克族 乌兹别克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