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ICS)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广泛应用于能源、制造、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然而,随着工业控制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其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这些漏洞背后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工业控制系统概述
1.1 定义和组成
工业控制系统(ICS)是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和实时数据采集、监测的过程控制组件共同构成的系统。它包括以下关键部分:
- 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业过程中的物理量。
- 控制器:分析传感器数据并决定如何响应。
- 执行器:响应控制器的指示来物理地改变工业过程。
1.2 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
ICS在冶金、电力、石化、水处理、铁路、食品加工等行业,以及军工的航空、航天、船舶、舰艇、潜艇等领域的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漏洞分析
2.1 操作系统安全漏洞
由于考虑到工控软件与操作系统补丁兼容性的问题,系统开车后一般不会对Windows平台打补丁,导致系统带着风险运行。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某些安全漏洞可能会被恶意攻击者利用,从而控制整个工业控制系统。
2.2 杀毒软件安装及升级更新问题
用于生产控制系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基于工控软件与杀毒软件的兼容性的考虑,通常不安装杀毒软件,给病毒与恶意代码传染与扩散留下了空间。
2.3 使用U盘、光盘导致的病毒传播问题
由于在工控系统中的管理终端一般没有技术措施对U盘和光盘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外设的无序使用而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2.4 设备维修时笔记本电脑的随便接入问题
工业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没有到达一定安全基线的笔记本电脑接入工业控制系统,会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5 工业控制系统被有意或无意控制的风险问题
如果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操作行为没有监控和响应措施,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或人为行为会给工业控制系统带来很大的风险。
案例分析
3.1 mySCADA myPRO系统漏洞
2025年3月,瑞士安全公司PRODAFT披露了影响mySCADA myPRO系统的两个重大漏洞。这两个漏洞均被评为CVSS v4评分系统中的9.3分,可能使恶意攻击者控制易受攻击的设施。
3.2 病毒感染导致生产线瘫痪
一家电路板企业在2021年遭遇了病毒感染,导致生产线瘫痪。这场安全事件源自该企业总部此前曾感染的“病毒”,攻击者利用了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漏洞。
安全防护措施
4.1 操作系统安全加固
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包括安装补丁、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等。
4.2 杀毒软件部署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部署杀毒软件,并确保其及时更新。
4.3 外设管理
对U盘、光盘等外设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病毒传播。
4.4 安全意识培训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风险的认识。
4.5 监控和响应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控和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
总结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漏洞的存在给关键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通过深入分析安全漏洞,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这些风险,确保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