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号召,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生态修复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与“双碳”战略紧密相连,共同描绘了绿色未来的美好图景。
一、双碳战略与生态修复的内在联系
1. 碳达峰与碳中和
“双碳”目标中的“碳达峰”指的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而“碳中和”则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 生态修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修复通过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碳汇能力,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增加森林碳汇:通过植树造林、恢复退化森林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
- 改善土壤碳循环:通过土壤改良、有机肥施用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碳循环。
-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二、生态修复的实践案例
1. 永业行:双碳产业创新融合
永业行将“双碳”融入到自然环境、投资金融、评估咨询项目实践中,探索两山转化新模式新路径,形成“双碳”三大应用场景。
- 场景1: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创新应用研究。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规划,开展城市碳“体检”,谋划绿色低碳化项目和生态产业。
- 场景2: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碳中和高效落地。创新EOD开发模式、广泛应用PPP、生态综合治理片区开发等运营模式,挖掘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项目应用。
- 场景3:碳资产保值增值。通过绿色信贷、碳汇质押、绿电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创新运用,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
2. 中建八局环科公司: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中建八局环科公司聚焦土壤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危)废处理等领域,以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为实践载体,将污染地块变为生态家园。
- 土壤修复:采用异位化学高级氧化修复技术,将多环芳烃和石油烃等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修复效率提升37%。
- 固废处理:从末端治理到循环利用,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
三、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未来展望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为生态修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态修复技术不断创新,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社会参与度提高
生态修复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修复行动中,共同为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总之,解码“双碳”与生态修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双管齐下,才能实现绿色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