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本文将深入解析绍兴在土壤地下水修复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揭秘其治理之路。
一、治理背景
绍兴地处江南水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绍兴市积极开展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
二、治理措施
1. 网格化把脉问诊,全面落实隐患排查监测
绍兴市上虞区生态环境分局实施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动,邀请环保、安全、工程建设、环评公司及第三方检测公司的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督促企业做好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通过网格化思路进行管理,将重点场所、功能区划、关注污染物的不同划分成多个监测单元,建立详细的隐患排查台账和整改台账。
2. 项目化对症下药,突出重点做好隐患整治
绍兴市针对重点工程,保障项目落实落细,确保泄漏风险隐患全面整治到位。企业聚焦生产装置、储存及转运区域、三废处理区域、厂前区等4个重点监测单元和6个重点区域实际情况和工艺特点,实施地下废水池架空改造、VDF地下储罐淘汰、事故应急池改造扩容等污染防治改造措施。
3. 引进先进设备,提升修复技术水平
绍兴益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土壤修复设备,如英国洛尔公司生产的设备,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能进行3G远程操作,可用于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
4. 研发创新技术,提高修复效果
绍兴市农科院耗时10年研发的耕地土壤障碍因子消减技术,成功应用于东湖农场试验田,使亩产较其他种植户同品种亩产提升20%以上。
5.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多样化
绍兴市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收缴污染损害赔偿金,完成损害修复工程建设费用。
三、治理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绍兴市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断提高,地下水水质得到改善,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四、未来展望
绍兴市将继续加大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