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东乡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老鞋焕新颜和一针一线的刺绣技艺尤为引人注目。这些传统技艺不仅反映了东乡族人民的匠心独运,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一、老鞋焕新颜:钉匠工艺的传承
1. 钉匠工艺的历史
东乡族钉匠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元代至元年间,最初主要用于修补游牧民族日常使用的金属器皿。随着瓷器在民间日益普及,钉匠工艺迎来了鼎盛阶段。东乡县的锁南、龙泉、坪庄、春台等地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的钉匠,声名远扬。
2. 钉匠工艺的技艺
钉匠工艺主要分为焊补与钉补两大类。焊补多用于铁器、铜器的修复,而钉补则专注于瓷器等脆弱易碎器物。钉匠们凭借手中的金刚钻,在瓷器上精准钻孔,再用蚂蟥状铜钉修补,不仅使器物恢复使用功能,还在无意间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3. 钉匠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钉补需求急剧减少,钉匠行业陷入濒危困境。为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当地官方早在2005年便开展系统性保护工作。对钉匠工艺进行记录建档,拍摄工艺纪录片,编撰《东乡民族技术大全》,收藏20套传统工具并留存大量工艺影像,为技艺传承留下详实资料。
二、一针一线传承匠心:东乡刺绣技艺
1. 东乡刺绣的历史
东乡刺绣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已有百余年历史。勤劳的东乡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闲暇时总是三人一群,五人一堆,或在浓密的树荫下,或在热乎乎的炕头,一边绣花,一边聊天,一针一线装点着生活。
2. 东乡刺绣的特色
东乡刺绣以立体感强、配色大胆、构图粗放见长。绣娘们用灵巧的双手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都绣进了斑斓的刺绣里,从传统服饰到文创产品,再到国际T台展示,指尖绣出了新生活。
3. 东乡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东乡刺绣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绣娘通过参加刺绣技艺培训班,提高了自己的技艺。同时,东乡刺绣产业也走向了市场化,从家庭副业发展到富民产业。
结语
老鞋焕新颜和一针一线的刺绣技艺是东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技艺,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