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测网 > 智能 > 正文

造业 2017中国智造业年会成功举办

导语:《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多来已经初现成效,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更深刻的变革,十九大报告也再次为我国“智造业”发展指明新方向。    “我国智能制造的新征程开始,国务院发布了2025中国制造计划、印发了新一代智能化的规划

     《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多来已经初现成效,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更深刻的变革,十九大报告也再次为我国“智造业”发展指明新方向。

    “我国智能制造的新征程开始,国务院发布了2025中国制造计划、印发了新一代智能化的规划,刚刚结束党的十九大在开幕的报告里也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化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形成新动能。”11月24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7中国智造业年会”上,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二十一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指出,在高度资本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全球制造业迎来了第4次工业革命,开始迈入智能化时代。

    据了解,此次年会以“即刻出发:创造中国制造业的黄金30年”为主题,围绕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创新以及与人工智能融合等多元话题,对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问题、未来趋势以及路径和机遇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年会上,还发布了国内首份聚焦于整个智能制造发展竞争力的报告——《2017中国智造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传统制造业在智能设备使用率、生产过程数控化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制造业整体迈入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阶段。并且提出了服务模式向个性化定制方向转型、系统解决方案领域成为发展新热点、制造业价值链加速向价值网转变、“云制造”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四个未来发展趋势。

    在年会最后的中国智造「金长城」奖评选中,一批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标杆企业脱颖而出,为中国制造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提供了样本。

    “智造”再定义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政府紧紧围绕“去产能、补短板、调结构、稳增长”的发展目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制造业面临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和环保标准趋严等压力,传统企业来到转型的十字路口。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兴起。《中国制造2025》明确我国将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但在拥抱智能制造之前,关于何为智能制造,与会专家提出了各自见解。

    在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巡视员辛仁周看来,智能制造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售后服务,一个全过程,是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文魁则指出,新制造业的新特点不同于新型工业化,也不同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也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制造2025”。他认为,新制造业,并不一定是互联网简单地加制造业,有可能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手段,使得产品、过程、体验的简单性和复杂性得以得心应手地融合与组合的制造业。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李新创认为,智能制造不是机器人,也不是减人,而是全局的智能化,每个行业有必要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管理先行、持续推进,最重要的是深度参与、自建团队。

    “对钢铁行业来讲,我们的目标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及智能制造技术,随着深化融合,研发、提出分析和产品设计、生产组织、过程优化、质量全部管控、市场动态反馈、多功能的钢铁全流程体系,不是一个环节,于是在三个维度,包括智能设计、智能工厂、产业协同否认达不到我们所倡导的全体效率提升。”李新创说。

    “智造”挑战

    在智能制造浪潮下,传统制造企业纷纷迎难而上,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拥抱互联网和大数据,推进智能制造。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太阳能事业部执行总裁金健表示,推进智能制造能够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

    面对智能制造的汹涌潮流,企业在积极探索的时候,也保持了冷静,对于目前所处的智能制造阶段,也有自己的思考。

    振华重工总工程师严云福指出,目前的智能化生产线,机器人焊接手都是国外的,技术上不是很成熟。原因在于行业存在特殊需求,例如面对钢板厚度不均,难用机器人焊透的问题。

    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王忠辉则更多关注企业,特别是创新性企业在制定智能制造战略层面的疑虑。

    对于创新性企业,智能制造对它们来讲显得并不迫切,因为拥有一技之长,可以在整个的行业当中处以优势的竞争地位。智能制造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整个智能化的标准、路径尚未健全,企业独特性或者是差异化的要求不能够匹配。

    另外,技术供给的安全问题也值得警惕。“如果进行智能化改造,势必要把整个的装备、工艺、流程和盘托出,让更多的参与智能制造改造企业可能会得到资讯。况且动辄几千万的投资,对创新企业来说还是较大的挑战。”王忠辉说。

    《报告》也明确提出中国智能制造面临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挑战。海量数据集中储存增加了数据泄漏风向,各行业间相互设防,“信息孤岛”问题凸显。

    远东智慧能源投资人、董事、首席运营官陈静表示,工业4.0还在展望的阶段,面对人才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等等,不同阶段的时候,这几个问题都会存在。“我们以前可能过度关注人才、资金、资本等问题,但是忽略了在流程管控,因为中国制造是各个层面的融合,产学研应用都会融合在一起,最后为我们的制造业来服务。这个流程和管控如果需要一套严密的体系。”

    同样提及流程管控的还有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子庆。他指出,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把整个企业打造成为基于数据的智能空间平台,让数据来说话;第二企业要重视流程信息化融合,制造企业有几个闭环,营销流程、研发流程、服务的流程等等,构建成基于流程的体系很重要;第三,基于用户的模式创新,把握用户的痛点。

    人工智能重塑制造业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加快,而背后最主要的数据也被与会专家普遍关注。

    百度云首席数据科学家沈志勇表示,人工智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制造业和人工智能背后都存在计算和信息化的应用。

    “首先,制造本身的生产自动运维和产品自动检测需要数据。从产业链条看,横向存在协同制造,需要优化资源配置,需要数据。纵向看,制造前强调优化材料或者设计,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数据的方式;而制造后的阶段,在用户端,也需要数据采集让产品有更大的应用性交互,在交互的过程中,也增加了数据采集的丰富度。制造前和制造后形成了闭环。”沈志勇说。

    阿里云ET工业大脑首席架构师刘宇航则进一步提出了对数据的应用问题,他指出,要利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的技术扎到产线上,为企业创造价值,背后才是平台、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我们强调,我们不是卖软件或做平台推广的,我们是解决问题的。企业不额外增加设备,不变更更大的工艺流程的情况下,这条生产线能耗的最大值最小值是哪里,产品性能最稳定值是在哪里,我们一直在做努力。”

    从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应用的角度,cloudera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凌琦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从营销端、设计端逐渐深入到制造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把过去相对成熟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营销端的技术和产品的技术,逐渐带入了产品流程这些工业领域里面。例如风电的管理完全依靠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对于数据的分析来管理每一个风机的健康以及未来可能出错的情况,以及对电流、效益等等的管理。”

    微软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邹作基指出,未来制造业中数字化双胞胎将有相当发展。所谓数字化双胞胎,是指以数字化方式拷贝一个物理对象,模拟对象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通过对产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工厂进行虚拟仿真,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研发、制造的生产效率,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与此同时,邹作基认为,机器的自我学习、认知服务能力也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机器本身能够与技术水平发展同步。

    对于机器人,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洪兴表示,近十年,智能手机包括整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感器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这些东西真正在工业机器人产品里面,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给国内新兴企业带来机会,我们怎么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红利,控制解决芯片和传感器非常低廉的成本,用新的思路去设计工业机器人,我觉得是有机会的。

    跳出应用场景,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演进,超多维集团副总裁苏法提出了两条思路,一条走自己的技术闭环,另外一条走合作共赢的融合之路。

    “中小型企业可以和大企业融合,更大的经济体量也可以通过在整个大的市场当中去寻求一些合作来丰富发展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大的规模。”苏法表示,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可以选择其他的路,在技术的闭环里面,如果能够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具备规模的效应的话,未尝不是不可以发展。

    他强调,无论走哪条路线,最关键的是是否拥有核心技术,“只有在自己的技术超越更大的经济体的时候,才有一点量的时间和资本发挥专业领域当中的规模作用”。

+1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评测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capqz.com/zhineng/246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广货 广东 用智造定义“新广货” 下一篇: 创业课堂 创新创业:走进课堂 走出课堂